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规则 > 正文内容

蒙古有求于中国为毛还那么狠中国

doudou8年前 (2017-07-23)行业规则1119

作者:局势君

现在是我们的冬天,更是我们北边邻居蒙古国的冬天,因为纬度更靠北所以蒙古国的冬天更冷一点,目前他们家的最低气温已经到了零下30度,过段时间还可能降到零下40度。当然天气带来的寒冷尚且可以忍受,毕竟那么多年早就习惯了寒冷,但是如果手头也紧张的话,那么冬天会更加寒冷。今年的冬天注定是蒙古国近十年来最寒冷的一次,因为他家的悲惨处境想一想都令人觉得冷彻心扉。

图片.png

(雪地里的蒙古包)

蒙古国的支柱产业是采矿业和畜牧业,后者因为过度放牧和草场退化已经在逐渐衰落,所以采矿业早已成了支撑国家外汇收入最主要的那根柱子。在2011年左右,铁矿石迎来了一个价格高点,蒙古国突然变富。这种富裕并不是卡里的存款增加,而是价格攀升带来的固定资产的增值,就跟这几年手里有好几套房身价就上亿一个道理,并不意味着可支配的现金就多,蒙古国因为有大量的矿产资源所以身价暴涨。蒙古国政府就这样意气风发地站在了致富的风口上,于是以这些当年非常值钱的矿场做抵押借了不少钱,这些钱一部分用来挥霍,当然更大的用处是投资到了矿上,赚钱的就加大投资让它赚得更多,这个就是所谓的马太效应。在那些财大气粗的日子里,蒙古国政府对我们中资企业态度相当不友好,让我们的企业蒙受了损失。就像有些男人有钱就变坏一样,蒙古国政府的这种行为属于有钱后暴露了他们本来就坏的本质。

图片.png
(在我国买日用品等待过关的蒙古国车队)

为了不引起争议,局势君每次谈到蒙古国人民对我们的态度时总是客气地用“不友好”这个词,但实际情况远比这个要严重,那是一种由排斥、嫉妒和仇恨混合发酵的复杂情感。据生活在蒙古国的同胞描述,国人走在蒙古国大街上就像一个异教徒走在伊斯兰国的地盘上,最好不要以任何方式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则麻烦不断。这种仇恨的来源是个历史问题,他们心里一直无法忘记当年的蒙古帝国,一直无法忘记当年整个中国都属于他们,而正是我们汉族人将他们赶到了现在这个地方蜗居,多年来日子也过得没什么起色,我们发展的越好他们的心里就扭曲地越严重,态度也就越不友好。当然蒙古国政府在这种仇恨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在适当的时候也会拿这个做文章来提高支持率或转移矛盾。可是他们家最值钱的那些东西基本都是卖给我们的,即便不卖我们卖别人也必须从我们这里借道,所以政府在这方面就没有那么明目张胆。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东西要么卖我们,要么打我们这里过,那么跟我们搞好关系应该被作为外交的头等大事来抓,但蒙古国政府偏偏就不玩这种正常逻辑。上个月,某宗教人士借着某个寺庙的邀请到蒙古国玩得挺开心,前后去了七八次,这就让我们那出了名好脾气的外交部很不高兴,劝了好几回对方爱理不理。我们知道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有自己的政治底线,当然共同的底线基本都是领土问题,能引起领土问题的关键性人物自然也就成了底线的一部分,这种事的对错与合理性从来都是充满争议的,我们在这儿不做讨论,但是既然底线已经存在,那么挑衅或触碰底线自然就属于自找麻烦的行为。如果对方实在想找麻烦,那就只能满足他们了。

其实在我们给蒙古国麻烦之前,他们已经就很麻烦了。自打2012年之后,整个世界对矿石的需求量一直在降,因此供大于求的矿石价格也必然在降,所以蒙古国的外汇收入就越来越少,他们家偏偏是一个虽然穷但一切商品都要用进口货的任性国家,当外汇收入降到自己都不够花的时候,当初那些贷款就更没法还了,说得直白一点,几年前那一波投资是砸到蒙古国自己手里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政府又给作死的蒙古国稍稍添了点小麻烦,那就是从12月开始每一辆过境中国的蒙古国卡车都被多收了10块钱的过路费,同时根据货物的重量多少再收一些额外费用,如果车上东西值钱的话还要交点关税,算下来每辆满载的卡车每天要多交9000块的通行费。如果你要知道每天大概有上千辆卡车要过境的话,就会惊喜地发现这是一笔巨额收入,怪不得有人说任何产业都比不上收费的产业,反正拦路收费这种事我们的经验非常丰富,这一次用在外人身上不知道大家心里什么感觉。

图片.png
(拉着煤排队等待过关的蒙古国卡车)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麻烦笼罩之下,蒙古国政府也积极活动想办法解决麻烦。在国内,他们将其它国家的外交人员召集到一起开口管他们借钱,如果借钱有难处帮忙给自家土特产找点销路也好。从后来的结果来推测,好像既没借到钱东西也没推销出去。为什么借不到钱呢,因为人家不看好你的还款能力啊,借钱的原则是从来都不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否则利息没多少本金也丢了,显然蒙古国未来的还钱能力非常让人怀疑。其次买他家的东西也很纠结,因为东西不管是空运、陆运还是打洞都得经过中俄两国,走中国路程近运费低,可是你又不跟人家搞好关系,这个太让买家不放心了。既然这招不管用,不死心的蒙古国政府又远赴印度求助,印度跟我们的关系比较奇怪,说敌对似乎言重了,说友好像是在撒谎,说冷战好像又不准确,反正是暗中较劲互为竞争对手,所以蒙古国找上印度算是找对了人,不过这两年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何况印度充其量就是一个中农。印度总理莫迪查了查记录发现2015年曾经答应过给蒙古国贷款10亿美元,只是这事一直拖着没办,于是说既然你找上门来,那我们继续推进这10亿美元的贷款问题吧。明眼人都知道,这纯属糊弄人,去年的承诺今年拿出来再用一次,而且什么时候落实完全没个准。

图片.png

(型号比较老的蒙古国货车)

能找的人都找了,能说的话都说了,该看的脸色也看了,还是没找到什么突破口,蒙古国这才开始高调地给我们认错,说自己借用宗教名义请某人来串门这事做得不对,以后再也不敢了,请求高抬贵手之类的。之前大伙儿一度以为蒙古国在自己债务缠身日子过不下去的情况下还错上加错,一定是有大哥在后面撑腰,结果最终也没见到什么大哥站出来帮忙收拾现场,所以蒙古国的做事方式就特别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他之后的解决办法更是错上加错了。打个比方,你惹了某个上司生气,不去当面道歉,反而试图找其他同事和上级的死对头站在你这边帮你,找了一圈发现他们要么不帮你要么不想惹那个人,最后穷途末路了你这才跑去道歉认错,上司心里一定想打你一个耳光然后问你早干嘛去了?所以之后犯错者的命运究竟会怎么,就看那个上司的肚量和犯错者自身的价值了,当然态度极度诚恳说不定也能打动人。

蒙古国的实际情况跟委内如拉特别相似但是还不如委内如拉,两家经济结构都偏科很严重,制造日用百货的轻工业体系基本没有,所以都是一边卖土特产一般买日用品。这种单一的经济型结构非常脆弱和危险,就好比一家老小都靠一个人领工资养活,一旦这份工资不能及时打到卡上,那么这一家人的小日子马上受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有钱人总是有多条投资渠道和生财之道的原因,渠道越多就越不容易被其中一个影响,所谓财务状况越稳健。蒙古国的生财之道就非常单一,就是卖点牛羊肉和铁矿石以及煤炭,这些东西价格一跌他们全家老小马上一副嗷嗷待哺的模样。一个持续缺钱花的国家状况是相似的,能买到的日用品少了所以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公务员要涨工资不然买不起东西,涨工资钱不够那就得印钞,流通的钞票多了迟早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只好提高利率减少货币流通,利率提高贷款困难工商业面临倒闭,于是更大的经济危机和衰退不可避免。

蒙古国去年的经济增长基本停滞,政府债务已经占到了GDP的80%,而且最近到期的一笔贷款是2017年的3月份。这3个月的筹款期并不好过,不但因为这三个月是寒冷的冬天,而且在这3个月里他们还得继续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我们才会说,蒙古国的这个冬天非常非常地寒冷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凹凸学社,君天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dsky.cn/post/229.html

分享给朋友:

“蒙古有求于中国为毛还那么狠中国” 的相关文章

山东烟台招远市贾庄发生的泯灭人性的案件

旧案,知者甚少。  山东烟台招远市贾庄,这个村庄出了一个少有的才女,留学美国的女博士赵庆香。她千里迢迢回国探亲时,和自己的双硕士学位的丈夫魏涛一起被砍死在家。凶手,竟然就是她的亲身父亲。  赵庆香天资聪颖,一路读书非常出众——这常常见于女儿不被重视的家庭。她们往往很早就知道,读书...

三星note7燃烧亲历者写的关于韩国人的几个故事

说说我自己和棒子们的故事:第一次六年级时候我的同桌是个文静、优雅、漂亮的北朝鲜姑娘,印象中的她总是穿着长裙和白衬衫,仙飘飘,平时我们都怯于与对方交谈。有天上课她传来个本子,上面夹杂着拼音写着些问题,就这样传纸条我们聊了很多。有一天,她递来了一张巴掌大的便签纸,上面用黄绿色的荧光笔写着“我喜欢您,希望...

差一点被拐卖

这个故事以前都当成笑话来说,但是可能因为自己年龄大了,现在再想起来却是细思极恐。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应该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放暑假(父母都是朝九晚五的同学应该知道放暑假简直就是放飞天性的时候暑假两个月我天天一个人在家,家里大人虽然不太放心,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还是要上班的。那个时候总是会有些尼姑或者...

70年代一个窝心的冤案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家乡那边流行跑港澳台讨生活,地方太穷了,不跑出去光靠两亩田就得饿死。如今很多混得很好,衣锦还乡捐路补桥,可以说是非常励志了。我亲戚当年为了生活,也跟着家乡人出去了,留下妻子和腹中胎儿在家,每月定期汇生活费过来。直到有一个月,没有收到钱和信件,家里人只觉得是忘记了,但第二个月,第三...

福建平潭杀人骗赔偿款大案

福建平潭杀人骗赔偿款大案

为骗取爸爸工伤去世的赔偿款,亲戚下药将妈妈残忍杀害,凶手现仍逍遥法外!这个案件发生在福建平潭,念斌投毒案发生的地方。平潭公安怕被翻案所以直接选择不立命案?2002年爸爸因工伤去世,留下一笔赔偿金。爸爸的一旁系亲戚GCH(女)社会关系面广, 几次帮妈妈料理家事,逐渐取得我母亲的信任。于2015年2月至...

这个世界有一半是归属于黑暗的

这个世界有一半是归属于黑暗的1.一个10岁的小女孩,有个漂亮的小朋友,一天,她去朋友家玩,朋友父母出差不在家,朋友叔叔在。她想要住朋友家一个晚上,朋友不让,两人有点不愉快,后经叔叔调和,就住下了,当天晚上听到了一些声音,醒了发现朋友不在旁边,以为去卫生间,也并未在意,毕竟第二天朋友是在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