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学校里存在的潜规则
很多人觉得艺考是一个捷径,学习不好就参加艺考,随便学个专业再随便学个文化考个一点点分数就有大学上了。
但这其实是很片面的想法。举个例子吧,每个省的本科上线率都在百分之七八十左右,但是每个省艺术本科上线率绝对超过不了百分之三十。艺考,每省的考生平均一个学校有800人报考,拿到合格证的平均二十个人,录取的大概五个人。因此大部分考生去了是当炮灰的。
规则一 看长相
长得好的机会大,这点相信大家都知道,毕竟大家都爱看美的事物。
但有很多真心喜欢这个专业考生长相不出彩,为了传达社会正能量,就有很多人说只要把专业练得非常好,其他就可以忽视了,比如什么xx台的谁谁啊,那长得多残啊不照样火啊!可你不想想那个主持人岁数得多大了。。年代不同啊!
我也问过一些考官,为什么有的人专业这么好咱却不收他呢?考官如是说,专业我们可以上了大学再教,长相身高是改变不了的。
唉,这不是逼着普通人整容吗?!
规则二 财大气粗
一般来说学校招生办会外露几个名额,再加上该专业的正教授有两个名额,副教授平均一人一个名额。有亲戚的就给了,没亲戚的就卖了。怎么卖?熟人介绍或者通过野鸡机构。
很多大学为了赚钱,疯狂的开设艺术专业,因此一些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也遍地而起了。
最夸张的是有些学校在校考之前就把名额卖的差不多了,大部分考生不知道内情,屁颠屁颠的跑去交钱报名,屁颠屁颠的去考试,结果你刚进考场说不了一句话就出来了,白白交了考试费。
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的名额都是有限的,分到每个省的数额也是一定的。但有的学校太贪心,卖出去的名额多了,就只能看谁出的钱多,出的少的,钱就打水漂了。
今年的XX大学就闹得很大,卖名额的消息传的太广,于是很多人找关系去买,能找到关系的肯定都有一点儿背景,于是学校就不停地扩充名额,但又不敢扩的太猛,就死命地拖着公布成绩的日期,八成是商讨着哪个人容易欺负。
规则三 考官当场收门徒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过在乐器类专业。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有个屌一点儿的学生,于是考场上如果看到哪个没势力的学生专业很牛,就会偷偷把你叫出去,让你投入他的名下,然后象征性地给点儿钱就行。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真的算是中了头奖了,机灵点儿的就会第二天去拜访这个考官,学校的事儿一般也就成了,碰到“榆木脑袋”的考生和家长,就没办法,也绝对不会让你过。
至于其他的规则呢,就只能拉帘子了。总之艺考需谨慎。。。
以上主要指的是有面试的考试,像画画那种可以找枪手,换试卷,买名额的…不在讨论范围内……射射
今年又碰到了几个艺考生,问他们去考什么学校,他们说了一个川渝的某学校,我委婉地表达了态度,让他们别报太大希望,这个学校每年都把名额卖的差不多了,让他们多去试试别的学校。小孩子们还比较天真,说万一老师特别喜欢我,就是要我呢?
怎么说呢,其实我也不想破灭小朋友们的美好梦想,那个学校由于招生猫腻太重,每年都在换招生负责人,以为这样就遏制了权利,结果呢?负责人干脆就趁这一年把钱都挣了,谁还讲究什么喜欢不喜欢你啊?
什么样的学生艺考需要找关系呢?
专业、长相、身高身材,三项都好的,不需要,因为这样的大神,别人顶不下去,你多考几个学校就行了;
三项都平平的人,不需要,别浪费钱,自己多找几个普通二本考考;
三项中有一项平平的,找!因为这样的学生考官可要你可不要你,你要是想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为了保底,就要找人。
其他的也不能多说了,考生们别老是想着碰运气,家里能出力的就出力。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