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性解码 > 正文内容

一位技术大神专业解释intel CPU的优势

doudou8年前 (2017-03-23)人性解码1165

有的同行知道,我们正在做一套与Intel有一定竞争关系的原型系统,Intel在最近两代的Xeon CPU里面实现的几个Xeon CPU专用的技术点,我们也实现了,目前暂时勉强处于并跑状态!


但估计很快就要被甩下了:Intel最近把他们的实现方案和技术考虑发了一篇论文出来,同样的一个技术,Intel的实现在2007年模拟器评估的时候就做到了0.125%的overhead,2015年推进实际产品里面的量产版本比这个更低。这个技术在我们的平台上刚好是我在负责做的,当时我看到这个公开的数字倒抽了一口冷气,因为单就overhead来说我们要落后10-40倍,当时算了一下我们的overhead大致上是1.5%~5%左右。

于是很想知道Intel是怎么做的。他们公开的那个0.125% overhead的方法,是从一篇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篇wisc-madison的老论文里面挖出来的,而且那篇论文与我们所说的这项技术并没有很明显的直接关系。

如果Intel的人不把这个发现的价值重新评估一遍,可能它就永远埋在故纸堆里了。当时看到Intel这个实现方法的来源的时候,震惊不亚于看到0.125%这个数字。面对一个技术的需求,能够直接挖到一篇二十多年前不太起眼的一篇不太相关的论文,然后直接开干,可能性太小了,比较合理的推测是,他们内部试验/讨论了很多很多种方法,最终在这篇二十多年前的不太相关的论文里面获得了实现灵感,然后找到了这个0.125%的方法。

由衷佩服!然后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复现了这个方法,测到了Intel没有完全公开的一些数据,发现这个方法的效果比预料的还要好一些。我想说的是,在我工作的microarchitecture这个领域里,Intel并不是在挤牙膏,而是一直在努力探索。只有当你成为Intel的追赶者或者竞争者的时候才能感到他们的努力和强大。眼下的我仅仅是在一个学术研究机构里面面临一些不太直接的技术竞争罢了,都会有这种感到冒冷汗的时候,对于其他工业界的前辈和同行们来说估计压力要直接的多,也大得多。普通人感觉Intel进步很小,是因为单线程性能的进步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ILP wall已经是写进教科书里的问题,《量化研究方法》的两位超S级作者已经给出了未来的CPU不太可能再继续激进追求ILP的断言,激进追求ILP的上世纪90年代已经过去了。微结构的未来在其他地方,比如多核,比如能耗,比如异构,比如cache & memory hierarchy,等等。直到目前为止,Intel的微结构仍然在许多地方保持领先,比如front-end的单线程instruction supply仍然领先IBM Power8/AMD Bulldozer及其后继系列至少一个身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凹凸学社,君天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dsky.cn/post/28.html

分享给朋友:

“一位技术大神专业解释intel CPU的优势” 的相关文章

非正式会谈:全球男女关系大讨论

非正式会谈节目是2015年湖北卫视打造的一档全球文化相对论节目,由11个不同国家的青年和4个主持人围绕热点话题和青年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节目充满青春、偶像、幽默、智慧等元素。每个星期的周五九点二十播出,节目时间是80分钟,个人认为是一档非常不错的节目。希望把快乐分享给大家!这一集是第一季的第一集,主...

这一位老奶奶值得你敬佩

一个老奶奶,1930年出生江苏南京人,书香门第,大家闺秀。从小读过书,有一点文化。南京大屠杀时亲人几乎全部罹难,死于日寇和饥荒。她和少数几个兄弟姐妹逃了出来,后辗转全国各地为生计奔波。后来打响解放战争,她加入了解放军,做了一名军医(医疗兵)。又过几年,她和解放军中的一个通信兵长相识、相爱、结婚。因为...

说说一个智商高的人

作者:霸霸读研时同宿舍兄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排名专业第二,第一名那哥们在新东方做英语老师。。。。然后,复试面试环节,一句英语不会讲直接跟老师说,自己中专毕业,一路自学考试,没上过什么英语课,靠背单词考的,音标也不懂,只是看字母硬背单词,背了两年。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考那么高。这哥们英语就靠背字母排序记单词...

怪异的女生

真事儿。我们大学时军训时有个恐怖经历,当时真是闹的人心惶惶。因为我们是警校。所以军训时特别苛刻,切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纪律严明一丝不苟。每天不训掉一层皮不让睡觉。我们训练所在的某军事学院临近一座大山,天黑后周围阴森僻静,好像随时都会有黑山老妖出没。所以晚上熄灯后我们很少有人敢随便走出宿舍,就算上厕...

十五年前的蝴蝶翅膀

事情发生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第一次没有暑假作业的束缚,我每天都顶着如炽的烈日往县城南部的一个小伙伴家里跑,他家里能看到全套的《七龙珠》。某一天,一个中年人来到小伙伴的家里,把我们俩人都叫了出去。我们被带到不远的一个办公室里,一人发了一张纸,然后那个人开始给我们出数学题。我当时是懵逼的,我刚还在看沙...

亲人的爱永远是最朴实无华也是最简单纯粹

到现在 ,偶尔想起还是会脑门一酸。我从小算是半个留守儿童吧,一直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小学起我就是住在老师家,全托。到了初中开始漫长的住校生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小时候大概也就每半年见个面,但我是属于乖巧并且认真的读书的孩子(只是小时候)所以,打小我便跟爷爷奶奶很亲。都说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土里土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