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不是真的不敢打仗了?
大概梳理下19世纪末到今天的著名战争:
英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打了两场布尔战争,花费2亿英镑(相当于14亿两白银),赢得战争同时也开启了大英帝国的衰退进程,统一后的德国顺势崛起。
德国打了两场世界大战,传统欧洲彻底衰落,苏联、美国在东西方成长为超级霸权。
日本赢了日俄战争,却因为远东利益最终走上了与欧美对抗的快车道,最后旧日本帝国一头撞在美国的工业体量之下。
二战后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三年两千多亿美元的军费,换来的是日本战后的复兴。
美国出兵越南,陷入十年泥潭,苏联军力赶超崛起与美国直接对抗。
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主动进攻新生的以色列,国际介入下最后失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国有化苏伊士运河,英法联军发动进攻不胜而撤军,预示着传统殖民时代的终结。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阿拉伯与以色列你来我往,一个屡战屡败一片瓦砾、一个终日生活在恐怖袭击阴影之下。
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向解体迈出了一大步,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
两伊战争,伊拉克与伊朗用现代武器打着乏善可陈又臭又长的消耗战…
阿根廷军政府试图占领马岛来转移国内焦点,结果在欧美默契封锁下被远道而来英国人一顿胖揍…
刚与伊朗打完的地区霸主萨达姆想吞并小小的科威特,结果被原本支持自己的美国带队群殴…
科索沃战争,欧洲腹地的这场高科技战争带来的是一个衰败的南欧与被重创的欧元。
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美国的军事实力与庞大财力对付两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却硬生生打成了吞噬国本的黑洞,给了中国十年闷声发财的契机。
以上还是属于军事强国参与的大型战争,至于其他国家的内战、地区冲突就更别提了……
这一百多年基本上没有国家因为发动战争而真正获益,被卷入的国家更是损失惨重(美国是个例外后面会谈),而且其中趋势是越来越明显的:
开始是战争的长期影响变得消极、然后打抱团的世界大战没好处、接着两个国家全面战争没好果子、再后来局部冲突也没好处,到最后地球军力最强的美、苏以雷霆之力连对付几个穷困潦倒的国家都难以全身而退。
这背后的逻辑是战争所得减去耗费越来越难以弥补破坏正常经济秩序的导致的连带损失。
1、破坏力越来越强。不说军事大国,就叙利亚这个2千万人的国家。面积不算小,内战爆发以来似乎也没有几万十几万人的大战役,更多的都是小规模战斗,但整个国家却一片废墟。
2、耗费越来越大但投入难度也越来越大。
现在的人谈军费往往认为现代国家平时军费比例很低,一旦打起来可以迅速提高。但实际上却是,现代战争的高科技程度使得民生产能很难像二战一样短时间转换为武器产能,仓促训练的平民也难以形成有效作战力,光提高军费也没用。
美国军费那么高,伊拉克战争也曾短时间就消耗掉了库存,陷入弹药短缺的困境;沙特这么土豪,军事力量在顶级装备的对比下依旧如此不堪。
3、战争的进程越来越快,二战苏联从莫斯科推到柏林花了3年,而冷战期间苏联预估几个星期就能推到大西洋沿岸,到今天有可能上午台海开战,下午台湾就没有一处能用的大型军事设施。
因此短时间的投入远非过去可比
战争早已不是史书里“征战天下”“一扫六合”的史诗传奇,原因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彼此间的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
为什么把上诉例子的起始时间放在19世纪末,那是因为1864年开始的德国统一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让最后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日本、德国强大起来。(评论区补充:1898年美西战争,“美国人的美洲”成为现实。)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所形成的世界格局大致确立
再往后的任何一次战争连锁反应越来越强、波及面越来越广、破坏力也越来越大。大国均衡靠核武、反导,小国和平靠结盟抱大腿,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后形成的就是美苏主导涉及几乎所有国家的两个对立阵营以相互确保毁灭为砝码的恐怖平衡。
这是传统全面战争的最终形态。
苏联解体意味着这种模式就走到了历史尽头,不论大国小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用在考虑国家层面生死存亡的问题。但美军赢得了中东的高科技战争却也败给了国会与华尔街。因为武器越来越高科技、性能越来越强的同时,战争的效费比、经济意义却一降再降。
战争这个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可预见的历史进程内,由史诗传奇退化成生意,再变成泥潭,最后沦为粪坑。
对,就是粪坑。
不像以前财富局限在实物资产中,如今资本是最敏感的,一点点战争的臭味都能改变资本的流向,发达的世界金融体系下财富的狂泻远大于战争所能带来的直接受益。哪怕没有卷入战争,只要所属地区不稳定未来发展前景就会一片灰暗,然后如实反映在资本市场中。
这是越来越密切的国际金融制度、贸易体系所决定的。
早期的古典战争是为了掠夺财富人力;
后来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开启后,战争是要争夺资源与市场;
现在的战争则是牵绊着国际经政秩序,这秩序的背后就是全球财富的流转。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家与人民在西方的忽悠下付出的代价远超过以往几乎所有战争,比二战不遑多让。
英国脱欧,英镑一天直跌10%,再加上金融杠杆各国投机者有人欢喜有人愁,唯独英国人完全笑不出来。一个投票尚且如此,何况战争。
科索沃战争中,英法不断提出北约出动地面部队尽早结束战争,但被美国阻拦拖延下来,这背后是大批的资本逃离欧洲涌向美国。直到今天,北约的军事存在以及因东扩与俄罗斯的矛盾,仍旧让战后伴随复兴而出现的欧洲的一体化之梦遥遥无期。
美国从二战前到现在各种非战争手段就层出不穷,金融制裁、国际法庭、贸易制裁、操纵国际市场(油价金价),兵不血刃就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命脉掐断。日本、古巴、苏联、朝鲜都尝过苦头。评论区有人问怎么对付一个无赖,想想中国是怎么对付阿基诺时期的菲律宾就知道了。
战争背后的金融、政治斗争往往比战争本身影响要深远、冷酷得多。
一个会带来战争隐患的家伙,在他国眼里就是个满身恶臭的人,沾上了自己就是一身的麻烦,因此唯恐避之不及。
当年日本的麻生太郎提出围堵中国的“自由繁荣之弧”,结果印度蹭了笔高铁贷款、澳大利亚的潜艇大单被法国半路截走、中亚成为上合组织骨干、越泰菲马集体转向、普京更是把笔玩的飞起,留下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尴尬笑话。
哦,还有这个:
美国作为政治体的国际名声为什么这么烂?
因为无论什么借口任何借口,美国力量到哪哪就有战争的臭味,而他本土却借两洋的优势不沾半点晦气尽享霸权红利。
说是搅屎棍毫不夸张。
但即使是这样,美国军力发展也还是注重的速战速决、不对称打击、特种作战,极力避免泥潭。
而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以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西欧、俄罗斯,还有一些国家内部分裂的两派,朋友的政治光谱明显宽泛的多。
为什么军力发展这么多年,外交部却嘴炮依旧?
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世界大国间谈战场输赢都是伪命题,核武体系摆在那里,一打起来就没有赢家。俄罗斯衰败那么多年又有那么多石油,也不见美国敢动手,反而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叙利亚被普京反手一耳光没半点脾气。
所以不断发展军事力量,正是为了不被他人拉进粪坑,即使要打也要把附带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这就是为什么要站在道义的一方。
另一方面发展武力也是为了明确警告宵小国家:
你要是敢往我身上抹污秽,第一个我就先把你溺死在马桶里。
勿谓言之不预也,重要的是威慑力…
所以敢不敢打仗不是胆量问题、实力问题,而是脑子问题,任何一个拥有正常政治“智商”的国家都不敢往粪坑跳。
最后补充点关于最近的中印问题:
1、中国跟不丹没有边界协议。
2、中国在洞朗修路强化实际控制。
3、不丹没有能力应对。
4、印度出手希望阻止工程建设
如果还不能理解的话,那就好比:中国在南海填岛,菲律宾没办法喊越南过来干扰。结果却是越南国内认为这次出了一口气,而中国人普遍认为吃了大亏。
中国对印度当前最佳的策略便是跟南海一样发挥基建特长,强化实际控制与边境战备能力,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要进行反蚕食,防范印度偷偷的小动作。
印度也在边境修公路,这才是双方真正实力的对抗,只不过跟越南填岛一样赶不上中国的节奏。这次派部队直接来阻挠属于下策,明显是没有应对手段不得已而为之。再说印度真要有大规模军事动向就不止这点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