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规则 > 正文内容

为什么“校园霸凌”一直不能杜绝?

doudou8年前 (2017-04-25)行业规则1297

事实上,纵容各色少年霸凌校园暴力的,恰恰是这种“多大点事啊?没那么夸张吧”的心情。

有太多的校园霸凌所以猖獗,是因为参与其中的任何一方——施害者、家长、教师甚至受害者自己——都没把这事当霸凌去处理。所以可能许多经历过的见识过的,都没意识到这是霸凌。

直白点:没把小孩的事当事


我小时候长得早,所以没怎么吃过亏。小学一年级138公分,三年级就可以每天骑车六公里上学,被交警拦住,面不改色吹自己是初中生;小学毕业就超过170公分了。所以我小学生涯,不太打架,主要是劝架。

打过架的小孩都知道,小学生打架,谈不到步伐站位、拳打脚踢。主要是摔跤:互相揪住,谁倒地谁输;一脚踢出去,被抱住摔倒就输;揪头发、抓耳朵、掰手指,满地打滚。那会儿我力气大,就过来负责拆架:别打啦别打啦!——一把扯开,按住。那时节我力气大,又仗着老师宠我,武力和背景都不吃亏。

因为我自己没挨过欺负,所以一直不相信,还有人会挨欺负——小孩嘛,自我中心,只看得见自己看得见的世界。


我小学有位同学。个子不高,成绩不甚好,家境不知道,只记得一年四季穿一身蓝运动衫裤,我叫他运动衫好了。运动衫不太招人喜欢:因为他母亲的缘故。这事说来话长,简略言之,他有个同胞兄长,小时候走丢了;自那之后,母亲受了刺激,精神不太好;运动衫上课,偶尔一抬头:教室窗口就是母亲的脸。老师们偶尔出去,劝她回去;她就是微笑,但坚持不走,运动衫也出来劝,没用。老师们叹一口气,算了。一来二去,全校都认识她。

大概到小学毕业前那年,有段时间,我常去新华书店,有时能遇见运动衫:他有些课不太明白,我们那里的新华书店三楼,许多旧教材摆一摞,许你看,别偷走就行。运动衫就这么看教材,偶尔抄点题型。我遇到他,跟他聊。我问他为什么不去问老师,他说不敢。

为什么不敢?

他们不让我去找老师。说我找老师,就关我。

谁?

运动衫报了几个名字。那时因为小学毕业要报考重点初中,老师常列班里排名,我对班级里的成绩了如指掌。那几位都是中不溜秋的成绩,中间掺杂着一个数学奇佳、语文和英语中等的优生——那个优生还挺得数学老师宠的。


运动衫说,那几个人经常指使他:买吃的,买喝的,做那些举手之劳比如抄词、造句之类的作业。他们并不打运动衫,只是会围他起来,问他:做不做?他看着对方人多势众,只好点头。他们不许运动衫去找老师。敢去?就关——把他关到教学楼后面车棚旁校工堆扫帚的小屋里。


按照行侠仗义的风格,我应该去把那几个家伙揍一顿。当然没有。我做了一个小学生的逻辑应有的举动:跑去告了老师。

老师批评了那几位一通,家长会上,跟那几位家长说了几句,就过去了。老师当时,主要对那位数学优生痛心疾首:看不出你还会做这种事!还以为你是好孩子呢!


几年后,我跟那位数学优生重见面,打篮球,聊起来。事情过去几年,他也没记恨我。我问起他们为什么欺负运动衫,他归纳了一下大意。

——运动衫成绩差,老师不喜欢,欺负他也没后果。

——运动衫人缘差,因为他的妈妈,大家都笑话他。

——运动衫人缘差,几个人欺负他,当笑话。他呢?本来被人当个书呆子(小学生对数学奇好的孩子,有种奇怪的敌意),但跟着一起欺负过运动衫了,大家都跟他一起玩。

——他的家长开完家长会回去,轻描淡写地问:你们小孩打架?以后不要打架。要专心学习!

——他为什么不记恨我呢?哈哈哈,因为都过去了嘛,小时候的事情谁记得啊。


那时我是初中生,尚无“校园霸凌”这个概念。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种恶意:因为一个人没有后援,没有靠山,所以可以欺负他。对初中生如我而言,这就是一种“有组织,有逻辑的恶意”了,而非简单的“我看他不顺眼要打他”。

很多年后想起来,才意识到这是典型的校园霸凌。

成年人总觉得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再大的事,“啐,小孩打架,多大点事”。过去了。

然而孩子的世界,已经很复杂了,其恶意,甚至比成年人更直白。大人们懂得利弊得失,孩子们则没有顾虑,许多孩子的善意与恶意都是赤裸裸的,不加修饰,不计后果——他们不考虑后果。

独生子女一代,比有兄弟姐妹的一代,更容易自我中心。

小孩子又缺少同理心。所以许多孩子施展恶意时,甚至没意识到“我们是在霸凌”。孩子也许不擅长表达,但他们也能感受到伤害。

男生之间的霸凌也许更多强权和肉体暴力,女生之间的霸凌则更细密琐碎,尤其是寄宿的女生。

为什么“校园霸凌”这个词在我少年时很少被提起呢?一方面是,成年人依然会觉得这不过是小孩打架。“小孩懂什么?”另一方面是,我少年时,精神暴力这种概念还不流行。

实际上,就在此时此刻,互联网上讨论校园霸凌如火如荼,却依然只是小范围。在广大的土地上,无数忙于工作,将孩子就近扔到一个子弟小学的家长们,没时间看这些——他们才是最该关心校园霸凌的人,但他们恰好会错过这一点。你去跟他们说校园霸凌,他们一皱眉:“小孩打架!多大点事!”

校园霸凌最可怕的地方:普遍存在,却很少被意识到。每一方都意识不到。

被霸凌的孩子,许多是被挑选的弱者,不容易发声。

霸凌者的家长,相当一部分,因为对孩子的宠溺,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普遍低估,少年少女之间的龃龉会被家长幻想成阿猫阿狗之间的纷争,几秒钟就过去了。

因为缺少同理心,施加暴力的孩子,不会觉得自己在施加暴力,没有创伤的他们过了几年,“过去了嘛,小时候的事情谁记得啊?”

老师们怕麻烦,差生们在家长和老师那里都没有话语权。一旦毕业,一切都过去了。

于是都过去了。

这种无意识可以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那个数学优生跟我这么说,说我在小学时,看到人扭打,也经常过去一按一拉,就把人按住了。他自己也被我这样按过,但也没法去跟老师说:老师最宠我,所以他被我按住了,也就认倒霉。小学生嘛,可不就是这样,靠力气,靠人多,靠老师宠,决高下。吃亏了,认倒霉。

我当时听了,当然要自辩:我按住人都是为了劝架嘛,我从来不主动挑事啊,我也不欺负其他同学,我小时候可是好学生……


现在想来,我当时的自我辩解,多少也透着自以为是。我觉得自己没欺负人,我在劝架,我在维护世界和平,但被我一把按住的少年们,果真能心平气和么?

不知道。

我们都无法了解别人的内心。所以许多霸凌,有意无意,被忽视了。

这类问题,最理想的解决法子,当然是指望每个孩子都有同理心,能自觉,能自我管束,能温良恭俭让。但这是理想状态,而且不太现实——同理心这玩意,着实与年纪与阅历有关。

在没培养起同理心之前,熊孩子和校园霸凌的少年们,或意识到,或意识不到自己在作恶,那么最简捷的法子,是让他们领受点代价。

所以归根结底,这依然是监护人们,以及多少接受了监护人们委托的老师们的责任:

——得把孩子,无论是别家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人看待。

他们可能小,但并不是金刚不坏没皮没脸,吃了亏也能若无其事过十秒钟就忘的毛绒玩具。

在各人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里,孩子是天使,但在文明世界里,他们是未驯服的小兽。在他们培养起同理心之前,需要恰到好处的管束。

——哪位说了:自家孩子,虽然欺负了别人,但也不能让他吃亏啊?要管,怎么下得去手啊?

那我只好这么说了:每个孩子长大时,无论从小到大如何被宠溺,最终都会通过某个教训,终于得知“这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给我老实点”。

这个教训,如果是监护人来负责给,还好掌握尺寸,不至于落下心理创伤;由别的人来给,那轻重就不一定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凹凸学社,君天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ddsky.cn/post/107.html

分享给朋友:

“为什么“校园霸凌”一直不能杜绝?” 的相关文章

干洗店你不知道的黑幕

1.干洗店衣服是怎么洗的?我不太清楚高端干洗店是怎么洗,但是盘店给我的前老板给我们做培训的时候是这样洗的,而且我做这行的时候也了解了很多我们县城的其它干洗店,大同小异。怎么洗?水洗!跟你家里一样洗!以干洗店最大利润来源羽绒服来举例:羽绒服由于外表有防露毛的涂层,你家里洗羽绒服都鼓在洗衣机里面就是因为...

看看这个七岁姑娘情商有多高

我朋友的妹妹,七岁。第一次去她家,朋友的妹妹就特别热情。我对她也挺有好感的,因为觉得不像一般的小孩比较闹腾或是叛逆。然后朋友家的情况是她80多岁的奶奶住在她家里。奶奶腿脚不好,经常躺在床上也不出屋门那种。朋友的爸妈好像对奶奶的态度也不好,有时候奶奶喊他们,他们就会不耐烦的嚷嚷。那天天特别热,晚上买了...

如何快速识别“莆田系”

当看到医院名字里有这些词时,请注意了随着事件发酵,一大批莆田系医院名称被媒体曝光出来。一份尚不完全的名单显示,至少500家莆田系医院攻占了全国115个城市。我们发现,有一些词在医院名称中反复出现。妇科、泌尿、整形、男科等词汇是莆田系重灾区,小城市医院冠以北京、上海大城市名号,也是它们的特征之一。博爱...

丛飞:为什么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愿我家破人亡?

丛飞:为什么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愿我家破人亡?

丛飞是深圳的知名男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资助了一百多名来自贵州,湖南,四川,云南及山东地区等贫困儿童,累计捐献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05年5月12日丛飞被确诊为晚期胃癌,但他却拿不出治病的钱,在他那50多平米的简陋家里,除了一台钢琴没...

被拐卖在孩子去了哪里?

被拐卖在孩子去了哪里?

人贩子偷走了小孩,一部分被做了采生折割,强行乞讨。采生折割是中国江湖上流传了几百年的,最惨无人道的做法,就是把孩子的手脚折成奇形怪状,凌晨放在大街上乞讨,黄昏再接回去。丐帮从未灭绝,采生折割也从未灭绝。    婴孩被人贩子偷走,会有两个去向:1、被卖到福建等东南地区。这些地区的人,特别看重...

社会上安全行走的12个原则

1.别贪。无数人被骗的第一步就是先动了贪欲。利令智昏,无欲则刚。2.交浅切勿言深。在摸清一个人的人品操守之前,不要随意告知其重要信息。3.财不露白。懂得控制自己的虚荣心和表现欲,切勿显山露水。没人会花心思去骗看上去一无所有的人。4.不懂不做,不懂多问。不做不是永远不做,是在没有足够了解之前不要贸然投...